第一件寶:責任意識
一個人的責任心是完成任務的內在動力,它直接反映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程度,直接影響人的工作質量和效果。在生產過程中,社會提倡“安全生產、人人有責”。江澤民同志有句名言:“隱患險于明火,防范勝于救災,責任重于泰山”?梢,關于人的責任心的問題,確實值得高度重視。企業每當發生不安全事故后,分析結論中常常有一條重要原因,就是安全責任制沒有層層落實,有關管理者和當事人責任心沒有盡到。為什么在事故發生前沒有重視起來呢?為什么等到事故發生,造成人生傷害、財產損失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呢?所以員工在工作中要有責任意識,馬虎不得。千里之堤,潰于蟻穴,要知道工作中任何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引發重大事故,給個人和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近一段時間內,公司員工發生多起事故:腦袋磕破的,噴料噴到臉上的,身上燒傷的,腳趾砸傷的。希望員工能夠通過這些事故引以為戒,吸取教訓,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同樣的事故再次發生。
第二件寶:文明禮貌
如果你失去了今天,你不算失敗,因為明天會再來。
如果你失去了金錢,你不算失敗,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。
如果你失去了文明,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,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。
文明涵蓋了人與人、人與社會、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。它的主要作用,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,一是維護公眾利益、公共秩序。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,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。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,從身邊做起。然而現在有些人卻把臟話當成脫口秀,粗俗的行為舉止當成張顯個性的方式,在公共場所抽煙當成一種時尚。魯迅先生說:“中國欲存爭于天下,其首在立人,人立而后凡事舉。”“立人”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,人的文明修養并不是與生俱來的,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。要完善個人修養,首先要致力于讀書求學,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;認知到達一定水平,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;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,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,不違背自己的良知,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,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。這就是古人所說的: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。
第三件寶:勤儉節約
節約,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,也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。 節約是一種遠見,是一種態度;節約是一種智慧,是對子孫負責的身體力行! 勤儉節約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,是需要我們發揚傳承的。社會在發展,傳統不能丟?墒呛芏鄦T工卻沒有意識到節約的重要性,浪費現象隨處可見:水龍頭開著沒人關,電腦、空調開著忘關,原料跑料沒人管,剩飯剩菜隨意倒……著名抗日愛國將領續范亭在一首《五百字詩》里寫得好:“節約莫怠慢,積少成千萬,一粒米如珠,一菜不許爛。”“節約雖有限,萬合是十石,細流成江河,沖破東海岸。”滴水匯成河,粒米攢成筐?梢,節約是強大力量的儲蓄!事實證明,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,如果驕奢淫逸成風,享樂主義盛行,就沒有希望。同樣,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,節約是必須的,因為積少成多,聚沙成塔,鋪張浪費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。 經營開發部